Copyright©2018 合肥融捷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3885号 网站建设: 中企动力 合肥
宣城市本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曙光初现
【摘要】:
中安在线讯据宣城日报报道, 今年以来,我市将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1号工程,对标绿色经济、智能经济发展领域新目标新要求,根据市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规划建设新能源新材料基地,市本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初见成效。
产业集聚效应显现。近年来,市本级加大招商力度,以锂电池为核心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加速集聚,落户建设了益佳通、华威铜箔、金能移动能源产业园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大企业,新能源新材料的主导支撑作用显现。目前,市本级已投产运营新能源新新材料企业10家,总投资27亿元,预计达产后实现产值50亿元;在建项目5个,总投资47亿元,预计达产后实现产值90亿元;已签约(备案)项目18个,总投资300亿元,预计达产后实现产值700亿元。
全产业链初具雏形。锂电池产业链主要涵盖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和终端等几个环节,目前落户市开发区的锂电池企业中,卓越新材主要生产正极、负极材料,华威铜箔主要生产高端铜箔材料,兴锂新能源主要生产电解液,益佳通电池、天时新能源、泰宇电池主要生产3C电池、锂离子蓄能电池和锂离子汽车动力电池(组)等锂电池终端产品,盈博莱主要生产锂离子电池隔膜,金能移动能源产业园一期主要生产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新材料板块中的锂电产业链基本形成,为下一步打造全国知名以锂电池为核心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聚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不断加速。依托宛陵科创城,签约落户安徽工业大学宣城工业技术研究院、安徽工程大学宣城产业技术研究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宣城产业研究院、中澳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研发中心、科大讯飞宣城人工智能研究院等21家创新平台,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企业提供了试验检测、标准制定、项目谋划等综合性服务。自2016年以来,共引进创新团队18个,其中6家入围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目前,市开发区内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领域博士人才21名,硕士人才36名。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快推动研发成果现实生产力转化。浩天新能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宁波研究所共同实施“超级电容器电极改性涂层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产业化项目,目前已完成样品试制,经检测产品技术指标优于同类进口产品。卓越新材与清华大学、中南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多项科研成果正在验证过程中。益佳通电池已申请专利33项,其中包含7项发明专利。
上一篇:
关于锂电池放电的误区
锂离子电池高电压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
下一篇: